归绥 | 呼和浩特 | 归化 | 绥远
时间: 2024-11-13 08:51:15
(部分内容来自网络,其真实性存疑,为了避免对您造成误导,请谨慎甄别。)
归绥是一个历史上曾经存在的地名,主要出现在中国近代史中,与绥远省和绥远地区紧密相关。以下是关于归绥的详细信息和历史沿革:
历史沿革:
归绥原是清朝在内蒙古地区设立的一个行政区划,称为归绥道,隶属于山西省。
民国初年,北洋政府于1914年将归绥道与兴和道合并,设置了绥远特别区,归绥道改由绥远城将军管辖。
1928年,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将绥远特别区改称绥远省,省会即为归绥(今呼和浩特市)。
抗日战争时期,绥远省省会曾一度迁至陕坝(今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陕坝镇),但抗战胜利后又迁回归绥。
地理位置:
归绥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,即今天的呼和浩特市。
行政变更:
1912年,归绥道下的两个直隶厅分别改为归化县、绥远县。
1913年,归化县和绥远县合并,称为归绥县,县治设在今呼和浩特市。
1928年,绥远省成立后,以归绥县城区设立归绥市,作为省会。
1954年,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迁到归绥市,并改称呼和浩特市,定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。同时,归绥县被撤销,并入土默特旗。
其他信息:
归绥在历史上曾是蒙汉贸易的重要城镇,经济发展受到统治者政策的影响。
抗日战争期间,归绥曾遭受日军占领,改名为“厚和浩特”特别市。
归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特色与陕北地区有紧密的联系。
综上所述,归绥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和文化内涵的地名,它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阶段,并在中国历史地理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归绥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地名,位于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,是旧绥远省的省会。在清朝,归绥是归绥道的一部分,属山西省管辖。1914年,袁世凯北洋政府将归绥道分出山西,与兴和道建立绥远特别区。1928年,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改称绥远省,省会为归绥(今呼和浩特)。抗日战争时期,省会一度迁至陕坝(今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陕坝镇)。
归绥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,是蒙汉民族交融的重要地区。在历史上,归绥曾是军事重地和经济中心,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。此外,归绥还是藏传佛教的重要传播地之一,拥有许多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,如大召寺、席力图召等。
然而,需要注意的是,归绥这一地名在1954年已经被撤销,并入了内蒙古自治区,现在的呼和浩特市即为原归绥的所在地。如今,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,也是内蒙古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。
“归化”、“绥远”和“归绥”这三个名称都与中国的历史、地理和政治变革紧密相关,特别是在内蒙古地区。以下是关于这三个名称的简要解释:
归化:
归化城,即旧城,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。这座城市在明朝隆庆六年(1572年)由蒙古首领达延汗的孙子阿勒坦汗率土默特部驻牧并建设。明朝万历年间,赐该城名为“归化”,意为令少数民族归顺、化一,服从明朝廷的统治。
归化城在清朝和民国时期都是重要的战略和行政中心,因其地理位置和军事重要性而备受关注。
绥远:
绥远省是中国原省级行政区,是中国原塞北四省(热河省、察哈尔省、绥远省、宁夏省)之一,简称绥,省会归绥(今呼和浩特市)。
绥远省在清朝时为归绥道,属山西省管辖。1914年袁世凯北洋政府将其分出山西,与兴和道建立绥远特别区。1928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改称绥远省,省会为归绥(今呼和浩特)。
绥远省在抗日战争时期曾受到日军侵占,省会一度迁至陕坝(今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陕坝镇)。抗战胜利后,省会迁回归绥。
1954年3月6日,绥远省建制撤销,原辖区并入内蒙古自治区。
归绥:
归绥县是一个已撤销的县名。1912年,归化城和绥远城所在的两直隶厅分别改为归化县、绥远县。1913年,两县合并称为归绥县,设于今呼和浩特市。
1928年,绥远省成立,以归绥县城区设立归绥市,作为省会。抗日战争时期,日本人将归绥市改为“厚和特别市”。日本战败后,复称归绥市。
1954年,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迁到归绥市,并改称呼和浩特市,定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。同时将归绥县撤销,并入土默特旗。
综上所述,“归化”、“绥远”和“归绥”这三个名称都与内蒙古地区的历史、地理和政治变革紧密相关,反映了该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和变迁。
相关阅读: